找到相关内容361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慈心善意看人间

    施威南北,难摧血肉长城,与天奋斗建殊勋,八表风雷响应。大患转成大力,掀腾急难亲情,救灾防汛并肩行,万众一心决胜。”(《西江月》)  这首《西江月》,是赵朴老为佛教界抗洪救灾特意创作的。  这词和近年来...

    李家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25058683.html
  • 李芸利:佛教与和谐山西

    弱者当怜悯。看到盲人搀一手,看到病者扶一把,人在急难帮一下,人在迷途送一程……。方便他人,举手之劳,成人之美,何乐不为?四海之内皆兄弟,人生何愁无知己?这,正是利行摄的可贵!  漫漫人生路,途中有坎坷...

    李芸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25259308.html
  • 浅谈对佛教与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

    慈悲济世精神最具代表性和最直接的方式.因此,佛教应积极投身于兴办慈善赈灾和急难救助的事业,如老人福利、儿童福利、残障福利、希望工程、贫困病患医疗救助等.佛教通过为广大社会大众服务,使人们皆能受到法水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72160116.html
  • “慈善超市”——从寒山寺崛起的品牌——记江苏省和苏州市佛协副会长、寒山寺方丈秋爽法师

    据秋爽法师介绍,寒山寺慈善超市及沧浪分部、泰州分部捐助的650户对象分别是低保户、大病困难家庭、困难残疾人、下岗职工的困难人员、遇突发事件的急难人员,这些困难人员凭“物资申购券”每人每月可在寒山寺慈善...

    苏 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60268091.html
  • 从台湾佛教发展的经验看大陆佛教的发展

    孤儿院、养老院、医院精神病院等,而定期或不定期的贫病救济、冬令救济、急难救助等,都是各佛教道场不可或缺的一环。另外,在文化方面,从早期的佛教期刊、广播弘法,电视弘法,到现在固定的卫星频道弘法,在传播正信的...

    贤度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44969725.html
  • 放生因果

    。惟有放生,随地而行,亦随时可行,钱多多放,钱少少放,量己之力,初无定限,并随人可行。所以人当疾病急难之时,誓行善事以延己命,心非不切,而徒抱空愿,安能有验?不如急为放生,旦夕之顷,即可满愿,则旦夕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55875246.html
  • 仁达法师:关于杀生放生的开示

    施与无畏;八者,见诸患苦,起慈愍心;九者,见诸急难,起大悲心;十者,以诸饮食,惠施众生。以是十业,得长命报。”; 《大智度论》云:“诸余罪中,杀业最重。诸功德中,放生第一。&...

    仁达法师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5676230.html
  • 慈悲化身千万

    众生同船过渡,同体而悲,宇宙间只要有一个人未得度,她便永不休息。   《法华经》说观音具有一种无比的神力,能“以种种形游诸国土,度脱众生……于怖畏急难之中,能施无畏,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6561593136.html
  • 海地强震 各地佛教团体积极展开募款、救援行动

    一千五百箱,共约六千多公斤的民生急难救助物资,以及海地灾后极度短缺的医药、清洁用品。   自传出海地发生重大震灾之后,法鼓山即陆续接获各界善心人士的关切与支援。法鼓山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果器法师表示,在各国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新闻|台湾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10/01/11205497113.html
  • 大乘佛教菩萨道 佛教与公益事业

    社会,但是佛教徒从事社会公益的精神不但没有改变,反而更趋于多样化,而且有增无减,诸如植树造林、垦荒辟田、凿井施水、维护泉源、利济行旅、筑桥铺路、兴建水利、设置浴场、兴建公厕、建立凉亭、经营碾磑、急难...寺院有碾磑设备,不但方便了寺院本身,也嘉惠当地的民众,增加农业经济的价值。   急难救助:历代以来,每当国家遭逢战争,兵荒马乱之际,寺院往往成为军队驻扎的场所、难民栖止的避风港,为急难中的军民伸出援手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440392991.html